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和筹谋“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各地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正在紧张制定中。其中,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各地关注的热点。目前,各地文化产业发展亟需哪些政策的浸润?LEYU·乐鱼:如何把各项文化产业政策用好用足用活?如何用文化政策杠杆撬动产业发展?近日,记者在海南省海口、儋州、东方等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和采访。
1.让文化产业与社会事业协同并进
【案例】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海南君海湾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翔分别在县城和黄流镇开了两家3D电影院。在总共120亩的地块中,拿出20亩地建成了一个公益性质的文化广场。在影院和文化广场的带动下,市民健身、美食娱乐等行业也实现了协同发展。孙翔认为,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绝对不能割裂。他说,“政府要对文化产业进行高起点、系统化的规划,为各个产业开出发展良方”。
在专家们看来,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要紧密融合在一起,例如,海南省东方市政府投入近6000万元建成“三月三”文化生态公园,建成之后委托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服务本市居民夜晚休闲娱乐。“让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协同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河表示。
而对于文化产业的一个项目或者一个行业来说,也不可能割裂其与其他行业发展的关系,更不能割裂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财政部文资办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晓明在谈及海口市文化产业发展时表示,对海口和很多地方来说,发展文化产业特别需要从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角度去做文章,而不要局限于文化产业的传统产业模式划分。目前文化产业的业态与传统产业的边界越来越不清晰,适应这一形势就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着手,用一种强有力的融合性和综合性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他说:“比如海口的医疗保健和健身休闲产业对老年人十分有针对性,对这一产业发展要有战略性考虑。海口可以与北方省份搭建桥梁,制定专项政策,把大量北方人吸引过来,这样就可以带动当地消费环境的改变,文化产业就有了植根基础。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考虑,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经济社会以及体制机制的土壤,更可以参与创造这样的土壤。专家认为,政策既要改良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又要找到可以成长起来的苗木,也就是项目。一个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提高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给居住在其中的人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土壤。同时,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参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比如,一些地方文化产业“下乡”,实现了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中器物建设层面与精神文化的同步提升。
“要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重塑城市的定位,完善综合设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张晓明指出,要统筹文化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及地方社会建设相结合,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和共振效应。
。这意味着在今年下半年,凭借良好有序的市场运行,持续不断的热门影片上映,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仍值得看好。